久久育儿网

产假158天包括晚育假吗 158天产假包括15天产前假吗

158天产假包括难产假吗

  女人生孩子是很耗元气,伤身体的。所以从古至今女人生完孩子后都需要好好休养一段时间的。现在在一些正式单位里上班的人,在生孩子后都有一定的产假。对于产假有一部分人并不是特别的了解。顺产和难产的假期是以样的嘛,还是会有一定的延长。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158天产假里包括难产假吗?

158天产假包括难产假吗?

  产假具体算法:98天+30天晚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产假需提供的证件身份证、结婚证、准生证、出生证和独生子女证(独生子女证全称为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

  按国家规定正常生产的女职工有权力享受产假、哺乳假,应视为正常出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苛扣其工资、福利、补贴以及考勤奖金,不影响晋级、调工资,并计算其工龄,反之则违反国家劳动法,侵害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可到相关部门举报并申请劳动仲裁。

  最新颁布的国家产假规定中明确标注了难产者将享受额外的难产假,期限为15天。难产假判定从阵痛开始至子宫颈全开,平均为十二小时,若初产妇超过二十小时、有生产经历的产妇超过十四小时都算是过长;从子宫颈全开至胎儿出生,平均为两小时;宝宝出生至胎盘娩出,一般为五至三十分钟。在这三个阶段中,任何一个阶段不顺利导致生产时间过长,都可称为难产。

国家规定难产假多少天?

  难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即98+15天。

  为了减少人口老龄化,国家取消了晚婚晚育假,并将增加了产假时间。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女职工生育假可以享受不少于98天的假期,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5天,如果难产的多增加15天假期,多胞胎的多生育一胎多增加15天假期。

  产假规定如下: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

  第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八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八十三天。

  第二,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98天产假

  女员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包括15天的预产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30天,难产(剖宫产以及产程中使用吸宫器、产钳等非正常顺产的平产手术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产假的待遇规定

  1.保胎假期间,工资要按照病假的标准进行发放;

  2.临产前的假期,工资应按照正常工资的80%发放;

  3.产假期间可领取生育津贴;

  4.哺乳假期若不超过6个半月,工资应按正常工资的80%发放,若超过6个半月则按70%发放。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所有女性职工在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的期间内,都享受产假的待遇。

  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对以往的有关规定做出了修正和更改,如以往的规定中提出,违反计划生育相关规定的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的特殊规定,修正后的规定删除这一条款,提出不剥夺超生、未婚生育等女职工的产假权利,但是该规定指出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企业的女职工除外。

产假158天包括晚育假吗

产假158天包括产前假吗

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产假158天包括晚育假吗

158天产假包括15天产前假吗

包括

2017年产假规定如下: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

第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8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

第二,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员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包括15天的预产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30天,难产(剖宫产以及产程中使用吸宫器、产钳等非正常顺产的平产手术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二、产假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第一,保胎假,工资按照病假发

保胎假是由医生开证明,所以按病假待遇发放工资。

第二,产前假,工资按八成发。

怀孕7个月以上,如工作许可,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请产前假两个半月。部分属于地方法规规定必须给假的情况,单位应批准其休假,工资按照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

第三,产假,领生育津贴

产假包括:98天+30天(晚育)+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领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但它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所以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所以有规定: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就高领取,简单说来就是:

1、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即员工以往每月的实发工资标准,下同)高于生育津贴,那就按产假工资发员工就OK,生育津贴下来,归企业。

2、如果员工的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那可以先按产假工资发员工,然后生育津贴下来,将与产假工资的差额补给员工,剩下的还是归企业。

第四,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女职工生育后,若有困难且工作许可,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单位批准,可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员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

产假158天包括晚育假吗

产假158天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吗

1、产假算法:98天(产假98天是包括双休日和国定假日的难产)+30天/15天(晚育)+15天/30天+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所以是包括的。

2、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职业女性休产假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由社保统筹基金报销相关医疗费和发放生育津贴;职业女性没有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承担。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

3、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定节假日上班节后休息是否有三倍工资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后,用人单位安排调休的,一般是不会有加班工资的,但调休要安排同等的休息时间。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先按同等时间安排其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

3、协商是企业决定延长工作时间的程序企业确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延长工作时间时,应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4、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决定延长工作时间,对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强迫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者有权拒绝。若由此发生劳动争议,可以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予以处理。

产假158天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吗

产假158天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

1、产假158天包括双休日和节假日:

产假158天包括节假日;因为产假的天数计算的自然日,并不是工作日,所以,自然包括节假日。

2、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二、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双休日吗

不包括,周六、周日属于公休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公休日加班的,如果能在其它时间安排补休,则不用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能安排补休,则要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加班资;国家规定,休息日、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五类休假标准。

1、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体现了以下原则:

(1)法定休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2)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3)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影响和冲击;

(4)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5)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