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教知识
这时的婴儿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会通过视,听,嘴咬,吮吸,手的触摸来接受外界刺激,可以和宝宝玩躲猫,练翻身。赞同请采纳
婴儿育儿知识
怎么护理 !这个当然是小心护理了, 平时要多注意宝宝有什么情况 ,一般初生婴儿给他吃饱了就睡 没什么,但是要注意随时宝宝尿布的干爽 身体的清洁 要常常洗澡游泳 这样宝宝才健康的成长!有条件自己给宝宝买个游泳池!
关于早教的知识
科学研究证明,宝宝一出生,脑重量400克,达到成年人智力的25%,六个月迅速发展为50%,1岁达66%,3岁达80%,俗话说“三岁定终身”,也就意味着:宝宝三岁的智力、体能、个性能已经定型80%以上。而同时0-3岁还是运动、语言等能力发展最快的敏感期,此时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参与下,完成有针对性的智能开发训练,事半功倍。 大部分家长都选择在孩子2.5岁---3岁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而几乎所有的孩子在入园初期都会产生“分离焦虑”的不适应现象,部分孩子会持续2-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对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及生理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3岁前让孩子参加幼儿园亲子班婴幼衔接潜能开发课程后,孩子会在非常自然轻松的状态下熟悉接受幼儿园环境及作息时间,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游戏、活动的集体生活,从而为正式入园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大大缩短孩子入园不适应时期。 独生子女在三岁未上幼儿园前,在家庭教养方式下,普遍缺乏与同龄孩子交往的社会性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从而对其将来的集体生活造成困扰.因此,让孩子在0-3岁这一个性品质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进入亲子班,是对孩子社会性发展需要的一个促进手段,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参与下,对孩子完整的人格个性形成将有重要的帮助. 而一谈到早教,我们的父母就想到如何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的智商,如何让孩子聪明等等;其实孩子从一出身都比我们成年人聪明,所以从智力的角度来说,我们做父母的大不可必操心,而我们恰恰忽略的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方面的培养。对于家长的困惑和早教观,有专家表示,教育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它具有潜在作用。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模式也不同:是通过孩子活动——玩、摸、走来增长他们的一些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学前教育的一个指导思想应该是:在游戏中教与学。有业内人士提醒家长不要陷入早教误区:早教机构不是幼儿园。不少家长把早教机构当成了幼儿园、游乐场,带孩子到早教机构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互相接触。带着这种思想让孩子上课,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其次,早教不是万能的。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变成超常儿童,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早期教育首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应过度强调技能。 此外,孩子父母是早教成功与否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把在早教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能对孩子进行真正的早期教育。 现在,咱们国内当下有句特别时尚的话,叫“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特别同意这句话,但关键是要弄明白“起跑线”在哪儿?眼下“起跑线”太多,有点把人弄得找不着北了。你看:办英语班的说在他们那儿;办电脑班的说在他们那儿;还有卖矿泉水的,卖书包的,连治大舌头的都来凑热闹,说他们那儿也是起跑线。这些五花八门的“起跑线”,有多大帮助,笔者没有考察和实践,不敢枉加评论,但有一点儿,家长们一定要瞪大眼睛,那就是与钱沾边的事儿,千万别轻意就“掏腰包”。因为,被弄到他们“起跑线”上的孩子,没听说一下子各方面成绩就提高了多少多少这样的成功案例,但受骗上当,赔钱又耽误孩子时间的倒霉事儿,却常见于报端。因此,做父母别听有关商家的瞎忽悠,此时多在安装优良心理软件上下功夫比啥都强。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是谁说的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里蕴藏的育人道理,不但为多少代中国人的实践所证明,有趣的是外国人也为其找到了证据。而且还把“看老”的年龄提前了4年。 1980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1000名3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名幼儿都被问了22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5大类。 2003年,也就是当他们26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卡斯比教授指出,3岁幼童的言行能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不过,他也承认,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后又改变的情况的确存在,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早教方面的知识
早教就是对婴幼儿(包括胎教)进行早期教育的简称。现在的早期教育已经提前到孕育宝宝满3个月就开始了,人们称其为胎教。早期教育所谓的最佳时期就是人脑的发育期0—6岁(有的从怀孕第四个月起),动物出生后是先以身体发育为主的,所以动物出生后就会走路。而人在胚胎时就优先发育大脑,直到出生后的6周岁都是以大脑发育为主的,所以我们看到人在胚胎时出生以后脑袋是最大的,而且一年以后才会走路,科学研究人出生时脑细胞的数量与成人差不多,只不过不够成熟而已,在大脑发育的时期要用丰富的信息对它进行刺激,激活并打通脑突触快速传导通道,才会全面开发出大脑的智慧,否则大脑就会萎缩……从这种意义上说,对孩子教育应该是越早越好。早教是一门科学,建议您了解一下“冯式立体早教革命”,也称冯式早教。
现在,冯式早教非常火!但是,我认为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只能当成一个信息,千万不要完全相信。看了电视广告后,我先到网上看看大家的评价,结果是褒贬不一。了解中发现,早教革命并不是简单的几张光盘+几本书。还要加上汉字、英语、音乐等配套的教材,全套买下才可以用的,淘宝网上最便宜的也要1000多元,冒然购买当然是不理性的。
后来同事们议论说,淘宝网上有人拷贝下来低价分享的,价钱很便宜,可买来先看看,觉得确实好,再买正版的。我花了几天时间,在网上找到了卖家,确实非常便宜,全套电子版的仅用了老公的半包烟钱,正在仔细研究。建议楼主去看看。那家小店的旺旺名好像是:地球旺铺
冯式早教的配套教材非常多,但主要的是由《早教革命》8张VCD+3本电子书+《启智音乐》(8张CD 105首世界名曲)+启智音乐目录+启智音乐指导攻略+《仔仔通》课件(19套)+《0-3岁婴幼儿家长指导手册》+宝宝识字计划+《汉字宫三部》(430集)+《爱迪英语》(4张CD 138个单元)等等。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声像图文有机配套的现代教育方式,亦被称为“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
我大体看了一下,原来《早教革命》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冯德全教授,经过30多年深入研究,总结千万家庭及国内外教育方法,专为孩子家庭而著作的一套婴幼儿教育方案。主要读者对象是0—6岁孩子的父母及家人,主要内容是告诉人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潜能开发”、“行为早教”、“性格培养”等方面的早期教育。主要目的是让7岁前的孩子在语言理解能力、表达力、判断能力、记忆力、空间感知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艺术修养、性格塑造等多方面获得巨大进步。从而改变孩子做事任性、缺乏毅力、性格孤僻、自私专横、自理能力差、依赖父母、娇生惯养、高分低能等缺点。
我的感觉是“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 教育介质和表现形式多样,比较适合家庭,应对家庭不同对象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和实施立体教育的方法。书籍可以给家长们在闲暇时阅读,讲座VCD光碟可以方便给家长们在电视机前观看,也方便文化水平较低的孩子祖辈们共同学习。
本人认为,早教是十分必要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怎样指导孩子的家长和亲人,完成0—6岁期间孩子大脑智力开发,是事关孩子一生的关键。科学的早教应该和以前那种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知识型教育为主的早期教育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教育方式的改变,已经引起了70后和80后年轻父母的高度关注。看来,早教的成败,将是事关谁的宝宝赢在起跑线上关键所在。因此,花点时间和精力了解一下是十分必要的。
育儿常识
文章ID:35937 巧克力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告营养食品,殊不知,太小的孩子吃太多的巧克力不但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反而会多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巧克力是一种高热量食品,但其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脂肪含量偏高,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在饭前过量吃巧克力会产生饱腹感,因而影响食欲,但饭后很快又感到肚子饿,这使正常的生活规律和进餐习惯被打乱,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巧克力含脂肪多,不含能刺激胃肠正常蠕动的纤维素,因而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再者,巧克力中含有使神经系统兴奋的物质,会使儿童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此外,多吃巧克力还会发生蛀牙,并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导致腹痛。 因此,3岁以下儿小不宜吃巧克力,稍大一点的孩子吃巧克力要适量,另外牛奶与巧克力不宜同食,有的家长为给孩子增加营养,常常在牛奶中放些溶化的巧克力或吃奶后再给孩子巧克力吃,这是不科学的,因为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结合以后,可形成草酸钙,草酸钙不溶于水,如果长期食用,容易使孩子的头发干燥而没有光泽,还经济腹泻,并出现缺钙和发育缓慢的现象。 编辑:Steve 来源: 好孩子育儿网父母公社
幼儿健康教育小常识
1、生活卫生制度的教育:如起床、洗漱、喂奶、大小便、睡眠、活动与锻炼方面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2、饮食和营养卫生教育:如饮食不过量、饭菜多样化、按时进餐、不喝生水等;
3、一般卫生知识教育:如保护眼睛、牙齿、耳朵,纠正不良的习惯等;
4、预防意外伤害的教育:如不玩水、不乱玩弄电器、不放烟花爆竹、不在公路上玩耍等;
5、美育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培养小孩健康的审美情趣,做到形体美、行为美、语言美。
0-6岁们育儿知识
亲,很高兴为你解答。亲这个阶段最好是给孩子吃奶粉比较孩子会比较容易吸收和消化所以夏天比较热亲给孩子吃奶粉要配备清火宝这样不容易上火,我觉得太子的奶粉不错口感和营养价值都不错。
育婴知识大全
1、没有吃饱
2、身体不舒服
3、大便和小便要及时换
4、要让他分清白天和黑夜。
5、安静的环境和舒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