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育儿网

心脏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什么叫心脏血管崎形

先天性心脏血管狭窄怎么治疗?

您好,患者前段时间去医院检测,检测结果为先天性心脏血管狭窄,心肌老是压这根血管结果变的特别细,导致供血不足,您的描述不是很准确,建议详细说明患者的检查报告,年龄和症状?现在考虑可能是有心肌桥,对有症状的心肌桥及心肌桥处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可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难以控制者应行手术治疗。有两种术式即心肌桥切除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心脏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脑血管畸形如何治疗

血管畸形的治疗有两个目的:①控制畸形血管的并发症。②预防其发展。这些并发症(局限性癫痫、皮层萎缩、神经缺失症的发展及血管破裂而产生的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仅局限性癫痫常可在使用抗癫痫药物后得到控制。若难以控制的癫痫,可尝试切除畸形血管。其他并发症及脑血管畸形本身发展的遏制恐怕只有手术了。 但脑血管畸形患者是否手术,还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大小和供应畸形的血管。延髓内很小的血管畸形是难以接近的。相反,发生于非优势脑额叶的血管畸形即使很大也有可能切除。一般说来,病变位于非优势半球的额、颞叶区域是手术的最好对象。

心脏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什么叫心脏血管崎形

心脏房室管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命名迄今未统一,又称为心内膜垫缺损、房室共同通道、房室隔缺损。本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左右,分为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部分性房室管畸形,此类除有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外,还有二尖瓣大瓣裂,三尖瓣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不全;完全性房室管畸形,即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伴有室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大瓣裂和三尖瓣隔瓣裂,形成前、后两组共同瓣。

心脏血管畸形怎么治疗

脑血管畸形怎么办?

如果要根治,只能手术.还要看是怎么的畸形,有的能手术,有的还不能. 手术的话最好是介入手术,创伤小。 危险主要是因为畸形,所以脑出血的机率比正常的大。 特别是在脑干部位,很容易就危及生命。 所以要避免一些会令血压升高的因素,如生气,剧烈运动,捱夜等。 如果有高血压一定得控制好,不单是控制在正常范围,最好还能低点,控制到120/80以下。

心脏不好做造影检查血管畸形怎么办

首先你要咨询好医生,说出必要性,讲清楚意义,不要盲目检查,有时加强ct就能解决问题2113,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其次要对造影检查有所了解,
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5261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共用网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4102影即为造影检查,被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或对比剂。大部分造影剂中1653含有碘,碘过敏者应注意。 
  造影检查是将一种比人体密度高或低的物质导入到人体内要检查的部内位,人工地造成要检查部位密度差异,以构成对比,达到诊断的目的。造影检查前,患者要做必要的准备,比如对造影剂的抗过敏实验容。

怎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 见的心脏病。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 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病因) ①遗传是主要的内因。 ②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母患风疹、流行性 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母接触放射线;孕母服用抗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 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根据心脏左右两侧之间或大血管(大动脉与大静脉)之间有无异常通道存在,或根据有无青紫表现,将先天性心脏病分为: ①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②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如法洛氏四联症、大血管错位等。 ③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如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等。 临床表现 ①患儿生长发育可能较同龄儿落后,并易患呼吸道感染。 ②有无青紫随心脏畸形性质而定,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早期通常无 青紫,但剧烈活动或大哭大笑后可能出现青紫,随年龄增长,发展到晚期时可能出现青紫。 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畸形严重,如法洛氏四联症小儿在出生后或数周~数月 即可出现青紫,且逐渐加重。 ③心脏听诊,在胸骨左缘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的杂音较房间隔缺损位置低、较 响,较粗糙,向四局广泛传导;房间隔缺损的杂音左第2~3肋间,较柔和,较局限;动脉 导管未闭的杂音位置较高,在第2肋间,响亮、粗糙、传导广,呈连续性像机器转动样杂音, 收缩期与舒张期均可听到;法洛氏四联症的杂音位置高低至响亮程度根据畸形情况而异,严 重者的杂音反而轻。 ④法洛氏四联症的小儿在活动时经常蹲下来休息以减轻气促,有时可能发生昏厥(暂时性脑 缺氧改变),甚至抽风而危及生命;另外,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的手指、脚趾末端膨大如鼓样, 称朴状指(趾)。 诊断 可作心脏照片,心电图及心脏望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其诊断价值最大,可以显示 出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血的分流量,及其它血管畸形;一般在手术前均应作 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做好手术前准备。 并发症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常易患肺炎,易发生心力衰竭,法洛氏四联症常可 并发脑血栓、脑脓肿,上述先天性心脏病除房间隔缺损外均易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 治疗 ①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根治是手术治疗,一般可在4~5岁做手术,如症状严重或细菌 性心内膜炎持久不能控制者应提前手术。 ②内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的内科治疗主要是避免剧烈活动,预防或治疗感染,如有心力衰竭应积极治疗。

小儿血管畸形

小孩子血管畸形一般是先天性的,可以通过介入手术治疗的,做一下血管的封堵或者扩张,注意择期治疗为好的,以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 怎么治

先天性心脏病治疗方法有两种:手术治疗与介入治疗。   (1)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实用于各种简单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及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法乐氏四联征以及其他有紫绀现象的心脏病)。   介入治疗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及部分室间隔缺损不合并其他需手术矫正的畸形患儿可考虑行介入治疗。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手术治疗适用范围较广,能根治各种简单、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但有一定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胸腔、心腔积液等并发症,还会留下手术疤痕影响美观。而介入治疗适用范围较窄,价格较高,但无创伤,术后恢复快,无手术疤痕。   治疗时医生穿刺病人血管(一般采用大腿根部血管),通过特制的直径为2—4毫米的鞘管,在X线和超声的引导下,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封堵缺损或未闭合的动脉导管,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先心病介入封堵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约1小时)、恢复快(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不需特殊麻醉及体外循环、住院周期短(约1周)等优点。只有当病人年龄小、不能配合手术者才需要全身麻醉。该封堵术的适应症很广,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介入治疗先心病也有其局限性,不适合于已有右向左分流、严重肺动脉高压、合并需要外科矫正的畸形、边缘不佳的巨大缺损等。   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自从1967年Portmann采用泡沫塑料封堵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以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随着病例的增加及经验的积累,操作技术日益成熟,在大型医疗单位已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方法。国内近50所医院开展了此类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目前我国采用进口Ampatzer封堵器已完成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2500余例,技术成功率98.4%。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6%(其中溶血1.36%,封堵器脱落0.2%,心包填塞0.04%),死亡率仅0.04%。   房间隔缺损   目前我国采用进口Amp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达3500余例,技术成功率98.1%。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9%(包括封堵器脱落0.5%,心包堵塞0.4%),死亡率仅0.2%。   室间隔缺损   多年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一直是介入治疗的难点,其原因除缺损解剖部位特殊外,还缺少理想的封堵器,致使该技术发展缓慢。2002年美国AGA公司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型自膨胀非对称性双盘状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经过国内外近一年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目前国内采用此技术已完成室间隔缺损封堵术250余例,成功率达97.3%。由于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初期开展缺乏经验,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达2.7%,主要有封堵器脱落、溶血、房室传导阻滞、主动脉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因此,未经过严格培训的医师及不具备相当技术条件的医院不应盲目开展此技术。   前景   随着介入器材的不断改进、介入经验的积累和操作技术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范围将会日趋扩大,如先天性心脏病复合畸形的介入治疗、外科术后残余分流或残余狭窄的介入治疗、介入技术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   不可否认,仍然有一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是无法通过介入技术治疗的,因此在治疗之前,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严格区分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征,权衡利弊,制定合理、可行的最佳方案。   先心病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 无需在胸背部切口,仅在腹股沟部留下一个针眼(3mm左右)。由于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几天就能愈合,不留疤痕;也无需打开胸腔,更不需切开心脏。   2. 治疗时无需实施全身外循环,深低温麻醉。患儿仅需不插管的基础麻醉就能配合,大龄患儿仅需局部麻醉。这样,可避免体外循环和麻醉意外的发生,也不会对儿童的大脑发育产生影响。   3. 由于介入治疗出血少,不需要输血,从而避免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4. 相比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一般在30分钟至1个小时左右就开始进饮,术后20小时就可下床活动,住院1~3天即可出院,局麻的患儿可在门诊完成。   5. 目前,对合适做介入治疗的患儿,各种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在98%以上,术后并发症少于外科手术。它就像外科手术一样,可起到根治效果。

手术最佳最佳治疗时间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先天畸形的复杂程度、患儿的年龄及体重、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等。一般简单先天性心脏,建议1--5岁,因为年龄过小,体重偏低,全身发育及营养状态较差,会增加手术风险;年龄过大,心脏会代偿性增大,有的甚至会出现肺动脉压力增高,同样会增加手术难度,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先天畸形严重且影响生长发育、畸形威胁患儿生命、复杂畸形需分期手术者手术越早越好,不受年龄限制。

编辑本段愈合可能

  先心病一般是无法自行愈合的,均需通过手术或者介入的方法根治。但是对于缺损口径小于0.5cm 的室缺或房缺,可以无需治疗,它不会对患儿心脏功能及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但由于孩子存在心脏杂音,对将来升学、就业、婚姻有一定影响,而现在手术又非常成熟,有些家长由于这些社会因素还是选择手术。还有一些小的缺损,比如干下部位的室缺,由于靠近主动脉瓣,就是小于0.5cm,也需要积极手术治疗。对于缺损口径大于0.5cm的患儿建议行手术治疗。

编辑本段术后护理

  呼吸机的配合:心脏手术病人一般都要上呼吸机,麻醉清醒后,病人会感到咽部不舒服,不能讲话,病人需主动配合。头部切勿过多转动,不要随意吞咽,尤其是婴幼儿呼吸道粘膜反复磨擦可引起声门出血,对于不配合的小儿,可给予镇静剂。如有需求,如大、小便、咯痰等,可用手语告诉护士。为防止肺内感染,护士要定时给呼吸机的病人进行气管内吸痰,会有气短,疼痛等不适的感觉,要忍耐一下。

  拔除气插管后的配合:病情平稳脱离呼吸机,用面罩或鼻导管继续吸氧。此时病人应保持安静。术后有效咯痰时病人是预防肺内感染或肺不张等并发症的重要环节,应积极配合。病人疼痛而不敢咯痰时,可给予止痛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肺内感染或肺不张造成的更大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