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育儿网

手足口病 图片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图片

手足口病潜伏期图片

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典型症状就是疱疹、发热。患儿口内疱疹很常见,但出疱疹后无疼痛,不会出现患儿手抓或一直哭闹,使家长很容易忽视。但疱疹破裂后患儿会拒绝进食等,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在患儿口内及口周涂抹。4-6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很多部分患儿无治疗就可转愈。但一旦出现发热、精神差或患儿惊厥等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预防病情加重,出现脑炎、肺水肿等重症。预防手足口病关键在于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还有就是避免与其他手足口病儿童接触,手足口病是可以通过接触可以传播的,没有交叉免疫力(感染一型手足口病病毒好后还能感染另外一种病毒致病)。

手足口病 图片

手足口病的照片

照片没有,但是可以给你描述一下,口唇红色疹子,手足,屁股上也有,往往有发热入院治疗,开始较轻的时候为疱疹性咽峡炎。有传染性。

手足口病 图片

小儿手足口病症状图片

http://kid.qq.com/a/20070620/000015.htm西药治疗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中医治疗 ★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食疗方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手足口病 图片

小孩得了手足口病图片

亲宝宝得了这个手足和嘴里都会长白色的小点点,建议你这种情况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才行,这样对宝宝病情的康复才会更加有利!

手足口病初期图片怎么样的呢?

展开全部


建议:针对手足口病初期图片这个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关于手足口病初期图片为你解答如下:
在家观察两天,因为手足口病有潜伏期,感染了脚掌和手掌会有蚊子咬般得红点,第三天红点会变成小水泡。不过就算感染了也不要担忧,只是肠道湿热引起的,一般的手足口病在一周内会恢复。

手足口病的症状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口腔粘膜出现分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图1);手掌(图2)或脚掌(图3)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轻症患者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重症患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运动障碍;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面色苍灰、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囗病有哪些症状图片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儿童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什麼是手足口病?

一 定义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