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育儿网

老人喝牛奶禁忌 糖尿病老人可不可以喝牛奶?

喝牛奶的禁忌是什么?

有6条  1.牛奶与糖:牛奶中含有的赖氨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果糖反应,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赖氨酸,有害于人体。鲜牛奶在煮沸时不要加糖,煮好牛奶等稍凉些后再加糖不迟。 2.橘子与牛奶:在喝牛奶前后1小时左右,不宜吃橘子。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一旦与橘子中的果酸相遇,就会发生凝固,从而影响牛奶的消化与吸收,在这个时间段里也不宜进食其他酸性水果。 3.牛奶富含钙,不需再加钙。“加钙奶”、“高钙奶”都没有必要,过量的钙会与牛奶中的酪蛋白结合成凝固物,反而使营养丧失。 4.早餐不要只喝牛奶。空腹喝牛奶会加速胃肠蠕动,造成吸收不良。正确的方法是:早餐先吃面包、糕点等,再喝牛奶,这样会使营养更加平衡。 5.喝牛奶不要同时吃巧克力。牛奶含有丰富蛋白质和钙,而巧克力含有草酸,两者同食会结合成不溶性草酸钙,极大影响钙的吸收。甚至出现头发干枯、腹泻、生长缓慢等现象。 6.牛奶与药物不能同时服用。有人喜欢用牛奶代替白开水服药,其实,牛奶会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由于牛奶容易在药物的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及吸收。因此,在服药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奶。

老人喝牛奶禁忌

糖尿病老人可不可以喝牛奶?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它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好处? 有人说牛奶中含有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这个观点是不对的。牛奶含糖量低,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和维生素、适量的脂肪,每100克牛奶与等量的苹果所含的热量相同,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糖尿病患者多缺钙,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缺钙严重,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盐,人体易吸收。每日喝100ml—200ml牛奶,对钙的补充有很大意义,因其含糖量低,对血糖影响不大。在饮用时,市售牛奶中不可加糖,专为糖尿病患者生产的无糖牛奶亦可以饮用。每100克牛奶粉所含热量高于同等量的主食所含热量,故每日食用量不宜过多,且酌减主食量。 (来源:中国百姓寻医问药网)

老人喝牛奶禁忌

糖尿病老人可不可以喝牛奶?

糖尿病病人到底可不可以喝牛奶,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糖尿病患者之间成为争论的重点,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糖尿病人是否可以喝牛奶。 有人说牛奶中含有糖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饮用,这个观点是不对的。牛奶含糖量低,有大量的水分,丰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质和维生素、适量的脂肪,每100克牛奶与等量的苹果所含的热量相同,所以说糖尿病患者可以喝牛奶。 糖尿病患者多缺钙,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缺钙严重,容易造成骨质疏松,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盐,人体易吸收。每日喝100ml—200ml牛奶,对钙的补充有很大意义,因其含糖量低,对血糖影响不大。在饮用时,市售牛奶中不可加糖,专为糖尿病患者生产的无糖牛奶亦可以饮用。每100克牛奶粉所含热量高于同等量的主食所含热量,故每日食用量不宜过多,且酌减主食量。

老人喝牛奶禁忌

老年人如何科学喝奶

酸奶跟牛奶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发酵过程.牛奶中的有些蛋白质会引起人体过敏,造成腹泻等不良反应.酸奶中的蛋白质经过发酵后,基本不会有过敏反应产生.而且,发酵过的蛋白质更加利于身体吸收.从老年人角度来讲.随着年龄的增加胃肠功能可能有所退化.食用酸奶更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但是胃部有疾病的老年人还是以喝温牛奶最宜.

老年人什么时候喝牛奶合适?

早、晚是喝奶的最佳时机,早餐时喝奶,给一天的活力提供充分的营养保证;晚上喝牛奶,不但有助于睡眠,而且有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份的吸收。

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能喝牛奶吗?

人到老年,身体器官的功能因其结构的退行性改变而发生变化,糖代谢紊乱,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营养的要求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牛奶中含有3.3%-3.5%的乳蛋白质,它的消化吸收率可达96%。牛奶中含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多种人体必需却又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多喝牛奶可保证有足量的蛋白质摄入。   牛奶中含有3%-5%的脂肪,比其它动物脂肪的消化吸收率要高。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脂肪摄入不宜过多,而且要有足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喝牛奶可以获得如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对防止动脉硬化和血压都有好处。   牛奶中含有4.6%—6.7%的乳糖,能促进肠道内有益的乳酸菌生长,维持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乳糖有益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钙的吸收,可防止机体因缺钙而产生骨质疏松等病症。   另外,有轻度肾功能损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喝牛奶,肾脏的排泄功能可以得到改善。   如今,市上供应的乳制品除有一般的鲜牛奶、脱脂奶外,更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专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富含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降糖奶粉,这种奶粉能调节血糖,预防和改善因长期糖尿病而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

老年人喝牛奶是否会引发白内障

范志红教授说,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各种营养成分必须均衡,否则就会导致营养不良。目前在牛奶的食用上,消费者存在一些明显的误区。有的人因为牛奶是健康食品就大量食用,甚至把牛奶当水喝,这会导致营养失衡。她强调,对老年人来说,每天两杯以上的牛奶会增大患白内障的风险,每人每天一杯奶(200毫升)比较恰当。

哪些人不适合喝牛奶?

  1.经常接触铅的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容易引起铅中毒,因此,经常接触铅的人不宜饮用牛奶,可以改饮酸牛奶,因为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已变成了乳酸。

   2.乳糖不耐者:有些人的体内严重缺乏乳糖酶,因而使摄入人体内的牛奶中的乳糖无法转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供小肠吸收利用,而是直接进入大肠,使肠腔渗透压升高,使大肠粘膜吸入大量水分,此外,乳糖在肠内经细菌发酵可产生乳酸,使肠道PH值下降到6以下,从而刺激大肠,造成腹胀、腹痛、排气和腹泻等症状。(90%的华人有乳糖不耐症)

  3.牛奶过敏者:有人喝牛奶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个别严重过敏的人,甚至会出现鼻炎、哮喘或荨麻疹等。

   4.返流性食管炎患者:牛奶有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的作用,从而增加胃液或肠液的返流,加重食管炎。

  5.腹腔和胃切除手术后的患者:病人体内的乳酸酶会受到影响而减少,饮奶后,乳糖不能分解就会在体内发酵,产生水、乳酸及大量二氧化碳,使病人腹胀。腹腔手术时,肠管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肠系膜被牵拉,使术后肠蠕动的恢复延迟,肠腔内因吞咽或发酵而产生的气体不能及时排出,会加重腹胀,可发生腹痛、腹内压力增加,甚至发生缝合处胀裂,腹壁刀口裂开。胃切除手术后,由于手术后残留下来的胃囊很小,含乳糖的牛奶会迅速地涌入小肠,使原来已不足或缺乏的乳糖酶,更加不足或缺乏。

   6.肠道易激综合症患者:这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特点是肠道肌肉运动功能和肠道粘膜分泌粘液对刺激的生理反应失常,而无任何肠道结构上的病损,症状主要与精神因素、食物过敏有关,其中包括对牛奶及其制品的过敏。

   7.缺铁性贫血、乳糖酸缺乏症、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饮用;脾胃虚寒作泻、痰湿积饮者慎服。       8.乳糖不耐症人群服用要控制好用量,一般200毫升之内没问题,但个别只能喝很少的牛奶甚至完全不能喝牛奶,否则引起胃胀和腹泻。

   9.结石患者请遵医嘱。

   10、老年人不宜过多喝牛奶。牛奶以其营养丰富、含钙量高、机体吸收利用率高等有点被全世界公认为重要的补钙食物来源。多年来,不少老年人选择多喝牛奶来补充钙质。

   虽然说牛奶是补钙的良好来源,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多地饮用牛奶补钙得不偿失,因为牛奶能促进老年白内障的发生。其原因是牛奶含有5%的乳糖,极易沉积在老年人的眼睛晶状体,并影响其正常代谢,而且蛋白质易发生变性,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低,而诱发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或者加重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