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育儿网

礼尚往来已成习俗 给红包已成文化 发红包礼尚往来

  现在举办婚宴的人一般都会在接待处放一本礼金簿,上面记载的绝不仅仅是表面上能够让人一目了然的姓名和金钱,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蕴含的关系、情分和意义:礼金簿上的清晰记录一是为了查看来宾的一礼金数以认证彼此的亲疏关系,二就是为了将来婚宴回礼时能够与所收取的礼金数基本持平或有所超越以免失了礼。

礼尚往来已成习俗 给红包已成文化

发红包礼尚往来

  这种金钱的“礼尚往来”有时可以逐渐转化成彼此情感的“回礼”,有利于巩固彼此的亲情或友情关系。然而也有例外,比如在位高权重者举办的盛大婚宴中,红包的馈赠过程却很有可能超出正常人际交往的范围,就像是一场无声的交易,红包包裹的也许依然是祝福,但也只是掩饰了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动机,也许受礼者无需“回礼”,也许“回礼”中暗含玄机,后续如何自是他人难以窥视的。明明就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婚宴上甚至出现了验钞机,人们却要在礼钱上裹一层红色外衣(有时连红包都不算,只是贴一点红纸而已),然后告诉自己红色喜庆,红包只是祝福。难道这就是成人世界的智力游戏?总觉得社会人尤其擅于自欺。

  以金钱取代实物作为礼物给受礼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好处。但是,现金作为商品交易的媒介和符号,毕竟是同人格化的、道德化的和情调化的礼物相对立和冲突的。用它来送礼,容易使人联想到“交易”和“算计”关系。于是,人们在礼物的“理性化”和“人情化”之间进行了某种符号包装:裹上一层红纸,使现金的交易色彩罩在象征人情礼仪的红纸后面。可见,“红包”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礼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