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喉咙有痰怎么办
喉咙感觉有痰,临床上主要有以下的疾病:第一种,慢性复咽喉炎,咽后壁、舌根部大量的淋巴滤泡增生,产生大量的渗出物,形成痰液。第二种,慢性鼻炎,制慢性鼻窦炎,长期的鼻涕倒流进入咽喉部形成痰液。第三种,反流性咽bai喉炎,患者由于经常的胃食管的反酸,导致胃内容物、胃酸等消化液反流进入咽喉部,形成痰液。第四种情况就是有的患者有肺和气du管的炎症性病变,长期的咳嗽导致肺气管内分泌物咳到咽zhi喉部形成痰液。总而言之,患者如果总感觉喉咙有痰,建议患者去耳dao鼻喉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明确患者到底属于哪种疾病。
嗓子里有粘痰怎么办
患者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脑胶质细胞瘤。呼吸道可以继发的问题。如果长期卧,容易引起继发肺部感染。如果患者人清楚,自已可以咳痰,如果不清楚,还是住院治疗。
喉咙总感觉有粘痰,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治疗?
我也有过和你一样的症状,应该是慢性咽喉炎,吃点吴太咽喉片比较好,最好不吃辛辣的东西,需要长期治疗才有效果。
咽喉炎有很多粘痰该怎样治疗
亲,你好,咽喉炎的治疗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先不要担心,你可以喝点清喉利咽的中药加点消炎药一起服用,比慢严舒柠颗粒、咽炎片等等。但是消炎药不易服用时间过长会产生抗药性,嗓子不疼了就停用。平时要注意忌辛辣刺激性、过油腻的食物,生冷、过甜过咸的也要少食,多吃一点蔬菜水果,多喝水。摄取大量的水分有助于稀化粘痰,不至于让咽喉被大量的粘痰弄的咽痒不适,白开水、梨汁、西瓜汁都是很好的康复咽喉健康的饮料,不妨试试。希望对你有用!
嗓子中老是感觉有痰怎么办啊
可能是上火了。也可能是咽炎的症状,嗓子有痰,老是咳不出来,但是又感觉有异物,最好去医院看看,如果严重的话可能还要做个低温等离子治疗。
嗓子有痰粘着怎么去除
病情分析:
您好,看了描述,考虑是咽喉炎的情况,可以引起咽痛,声带嘶哑情况
指导意见:
建议您可以做做雾化吸入治疗见效较快,然后口服消炎药和清热解毒的药物效果也不错,注意饮食要忌辛辣刺激,忌烟酒,忌熬夜。
喉咙感觉有痰?怎么样才能消除?
你好。这是慢性咽炎的症状。慢性咽炎常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结果或长期理化刺激所造成。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咽痒,发胀或干燥感,堵塞感较明显,有时伴有剧烈咳嗽,有少量粘痰,反射性恶心,闻到异味或者刷牙的时候恶心,失眠,咽部充血,焦急不安等。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致,当以养阴润肺,引热下行为治则。 下面介绍咽喉炎的治疗方法,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 1.用吴茱萸60克 研为细末,分为4份,用盐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一次,以引热下行。 2、肺肾阴虚型:证喉:喉咽干燥,微痛刺痒,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易干呕,咽中如有物增塞,带有吭,嗓之声,夜间尤甚。或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舌质干红,苔薄脉细数。百合30克、生地20克、熟地15克、沙参15克、玄参20克、川贝6克、当归12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3、用西药抗生素治疗,罗红霉素胶囊,一次1片,日2次,咽炎片,一次5片,日3次,泼尼松片 ,早晚各2片。咳嗽加服二氧丙嗪片,一次1片,日3次。 4、积极的治疗鼻炎,鼻咽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的炎症。 5、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 6、中药草珊瑚15克,大海10克,木蝴蝶20克,泡水喝,贵在坚持一段时间。 7、冷敷脖颈。用冷水或冰水浸湿毛巾,敷在前颈喉头上,20分钟左右,每日3-4次。 祝康复!
咽喉总有咳不完的黏痰黏液该怎么治疗
呼吸道的黏膜有黏液腺和纤毛。黏液腺分泌黏液(较有黏性)和浆液来湿润呼吸道的黏膜也黏住与空气一起进到呼吸道的小碎粒或细菌,黏膜上的纤毛会向上运动,这一种纤毛运动就把黏液和外来异物往上移送藉以清除呼吸道,由此,生理上,痰是由黏液腺分泌出来的黏液及浆液和异物的混合物。健康的人每天产生约 100 cc 的黏液,这些黏液藉纤毛运动被上送到呼吸道的上端后不知不觉被吞咽下去,所以健康的人不会感觉有痰出来。但当呼吸道有病时黏液的分泌增加因此刺激呼吸道产生咳嗽的动作而将痰咳出来。健康人的痰是清的,当有气管炎或支气管炎时痰的颜色就变成白色,而再加上细菌感染时则因细菌和脓的掺入而变黄色或绿色。如果掺入血液时就呈粉红色或血红色。
如上所说,正常人的痰液是在不知不觉中咽下去的,但是当感觉有痰液时,则说明气管可能有病变,这种痰液当然还是不要咽下去为好,在不得以的情况下,咽下去也不会有大碍的。话说回来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吐出来好。
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辨证治痰多,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内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小青龙汤加减:桂枝6克,制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 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气喘加炙麻黄6~9克。
2、风痰 由风邪侵肺即伤风引起,开始痰白稀,以后可转黄黏痰,病人怕风,舌苔初起白,后转薄黄,杏苏饮加减:杏仁10克,苏叶6克,荆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 10克。。痰色转黄,加胆星6克,连翘1 o克,银花1 2克。
3、热痰 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泻白散化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 0克,甘草5克,生石膏 30克,黄芩1 o克,杏仁10克,胆星6克。
4、湿痰 湿邪侵人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二陈汤加味:制半夏 10克,橘红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 1 5克,苍白术各10克。
5、燥痰 由久旱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清燥救肺汤出入:北沙参15克,天麦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叶10克,杏仁 10克,生地15克,浙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
1、鲜竹沥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复方竹沥水(祛痰灵):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净:每日3次,每次 1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