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育儿网

弘一经典语录[经典93条]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说说,用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自己的感悟。你在发说说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组织语言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弘一经典语录[经典93条],欢迎大家阅读!

弘一经典语录 一

1、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2、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3、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嬉戏,慎勿形言。

4、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5、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6、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弘一法师

7、处逆境,必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弘一法师

8、自责之外无胜人之处,自强之外无上人之术。

9、你必须转过身来,你必须祝你有一个快速的理由。

10、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11、以恕已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寡过。

12、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13、为常故,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弘一法师

14、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15、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弘一大师

16、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弘一法师

17、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弘一法师

18、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19、所致;士生斯世,宜如何努力以障狂澜也。——弘一法师

20、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弘一法师

21、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平矣。

22、视人之善,犹己之善。视己之善,犹人之善。念念同观,亘古无间。法界偕游四德城,方满最初宏誓愿。视人之恶,犹己之恶。视己之恶,犹人之恶。猛省力除,无令愧怍。法界众生三毒除,彼我同归无上觉。视人之乐,犹已之乐。视已之乐,犹人之乐。所欲与共,嫉妒永却。法界同欣法喜充,不向偏空寻略约。

23、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24、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25、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弘一法师

26、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弘一法师

27、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弘一大师

28、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弘一大师

29、恶,莫大于纵已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

30、当你没有人时,你会阻止这些话,有些东西可以让这些话。

弘一经典语录二

1、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法师

2、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祝。

3、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弘一法师

4、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弘一法师

5、这是一个不仅仅是关于某事的东西。

6、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7、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8、越来越多的东西正在越来越宽,难以看到的人更令人印象深刻,事件更令人印象深刻。

9、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10、敬守此心,则心安。敛抑其气,则气平。

11、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义。

12、以情恕人,以理律己。--弘一大师

13、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弘一大师

14、人生多艰,不如意事常八九,吾人于此当镇定精神,胸中必另有一番境界。

15、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16、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17、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弘一大师

18、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扁则戾。

19、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2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弘一法师

21、慢速捕捉捕捉器处于活动状态,紧急状态更为错误。

22、隐忍别人的缺点。

23、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24、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已,以弱字御侮。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25、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26、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27、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弘一法师

28、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29、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30、家庭必须先服务,业务将停止,直到它。

31、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32、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

33、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出顺境心须用收敛法。

34、律已,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35、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36、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37、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弘一大师

38、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弘一大师

39、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弘一大师

40、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弘一经典语录三

1、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2、省察以后,若知是过,即力改之。诸君应知:改过之事,乃是十分光明磊落,足以表示——弘一法师

3、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弘一大师

4、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终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功夫得力处。"

5、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弘一大师

6、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闻暇,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7、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8、采取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的缺点,更好,你感受到的眼睛越多,你越来越关注,你的感受越多。

9、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弘一法师

10、谈话必须想到别人,并且争论将首先思考。

11、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12、善恶性具,善恶性空。何喜何怒,如空御风。默持机咸,妙应无穷。大圆镜智照不疲,岂似权乘作意通。——弘一法师

13、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1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思。——弘一法师

15、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弘一大师

16、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17、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弘一法师

18、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19、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不体物情一生俱成梦境。()

20、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弘一法师

21、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22、方满最初宏誓愿。——弘一法师

2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弘一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