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对于书中的一些让你觉得优美的词语,或是让你回味无穷的 句子,都不能一看了之,而是要把他们划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儒家经典语录【经典98句】,希望让大家越来越优秀!
儒家经典语录 一
1、勤而自律,心似明镜
2、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论语》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47、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左传》
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7、仁者无敌。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论语》
9、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0、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11、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2、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1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论语》
15、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2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17、2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1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9、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2、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23、克己奉公,干净干事
2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论语》
25、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2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论语》
28、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论语》
30、3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儒家经典语录二
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3、35、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4、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论语》
6、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7、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论语》
9、3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10、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11、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12、克己复礼 [ kè jǐ fù lǐ ]
13、31、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14、4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周易》
15、1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论语》
17、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论语》
19、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论语》
2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论语》
21、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22、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23、16、【yuer9.com】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2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论语》
25、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26、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论语》
27、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论语》
28、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论语》
29、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30、40、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六祖坛经》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论语》
34、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3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3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论语》
3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论语》
39、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儒家经典语录三
1、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2、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3、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论语》
5、5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春秋·左传》
6、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论语》
9、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10、3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11、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论语》
14、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15、3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论语》
17、www.yuer9.com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18、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19、吾日三省吾身。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论语》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论语》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2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论语》
24、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25、32、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金刚经》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7、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28、38、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