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育儿网

孩子成长中的规矩 如何给孩子定规矩

如何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

先立规矩,和孩子商议好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做了后果是什么。用孩子理解的需要写出来,然后坚持执行,规矩意识就会慢慢养成。

孩子成长中的规矩

你是如何给孩子定规矩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体现了规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父母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时,可以通过孩子自己"学习——发现”。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所以,开始规矩教育吧! - 一、规矩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 二、立下的规矩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乱丢垃圾,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三、定规矩,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四、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五、惩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六、偶然可以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比如宝宝爱吃肉,不爱吃青菜。我们劝她吃青菜,告诉她吃青菜的好处,她就是咽不下去,我们也不要求她一定吃。经常做一些带青菜馅儿的食品,比如包子、饺子等,以此种方式让宝宝进食青菜。每顿饭的青菜,我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让她看着眼馋。 七、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规范约束孩子。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体会到在她看来,向你身上泼水或是什么的,是非常好玩儿的事情。这样你就不会恼火,而是和缓地告诉她,"我知道这样挺好玩儿的,但是我不喜欢你这样做,衣服湿了会让我不舒服,请你不要再向我身上泼水了。” 父母培养孩子形成规矩的习惯是漫长的,不能一蹴而就。以上的规矩应该是适应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但因人而异。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所以,开始规矩教育吧!

孩子成长中的规矩

如何给孩子定规矩

家长订立规矩,须留意以下几点: 以爱为基础:家长在订规矩时,必须以爱为基础,当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爱时,自然会 更乐意接受家长所订立的行为规范。 配合孩子的发展:家长所订的规矩,必须要配合孩子的能力和发展阶段,切忌要求过多及过高。 违规后果:制定规矩时,必须同时与孩子制定违规后他相应要承担的后果,例如:以哭要挟家长买玩具的后果,就要立刻取消他与家长外出活动的权利。 简洁及明确:所订的规矩,必须简洁及明确,让孩子清楚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例如告诉孩子:“发脾气时可以打枕头,但不可以打人(包括父母)及摔东西。” 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学习自主,所以家长应给予孩子选择的机会,以便孩子明白及信服规范。 孩子的选择范围要看孩子的能力而定: 对三岁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选择:“你选择是长针走到5字时要吃完饭,还是长针走到8字时要吃完饭?” 对五岁的孩子,家长可以让她选择:“你选择做完一个补充才开始玩一个钟,还是玩完 半个钟之后,再做三个补充?” 讲得出,做得到:规矩订定后,家长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立场坚定,切实执行。 讲得出,做得到,如果家长自知不能紧守原则的话,或是不能实行的,就不要订了。 规矩清楚,赏罚分明:如果孩子的不当行为不会影响他人,父母应不予以理会;而不当 行为停止时,便应立刻嘉许孩子。但如果这不当行为会影响他人或造成严重后果,父母应命 令孩子立刻停止,并予以惩罚。 不断调整:家长要因应孩子的成长而不断调整所订的规矩,如果孩子表现出的自控哪里较大,可以让他有较大的自主空间,让他更能从中建立自控的反射功能。

孩子成长中的规矩

怎么给孩子立规矩?

第七,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比如,明明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八,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 第九,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却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 第十,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十一,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 第十二,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 第十三,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 第十四,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Sam三岁后的那个夏天,有一阵子他要求每天吃两次冰激凌。我对他说冷饮吃多了会不舒服,他不理解。我就依着他每天吃两次,一个星期过后,他开始咳嗽、流鼻涕,还吐了两次清水,说他“难受、不舒服”。我告诉他这就是冷饮吃多了的后果。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要求过一天两次冷饮,而是主动约束自己,只吃一次。

我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其实孩子学习好不好,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孩子有没有“德行与责任”观,有责任心的孩子就会主动学习,因为他把学习看作是自己份内的事,他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不是为老师、学校、父母学。主动学习的孩子学习一般都不会差,或者说即将暂时差也不会一直差下去。二是孩子对学习有没有兴趣,这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而德行与责任观、学习兴趣都离不开家长的培养。
幸福家族第133期学员李Q
不同的孩子成长在不同的环境他会养成不同的规矩,而每个孩子其实都会接触不同的场合,到底
孩子会不会在不同的场合下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和场合的需要,这要求做父母的去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我孩子的规则意识就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学校,上课时纪律差,总想与別的小朋友说话,为此老师没少跟我告状;学校有活动需要站队时,要求快、静、齐,他也管不住自己,总是让老师操心。他在班里相对年龄比较大,可他的行为还不如比他年龄小的同学,这让我和爱人很着急。最近我们也在反思,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那么我们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我和爱人的脾气都比较好,因此,有时对孩子的很多行为觉得没必要要求,
久而久之,孩子的很多行为就没有了约束,导致了他在很多场合下自我约束的能力就比较差。另外,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定立一个家规。
其实,在孩子上课爱讲话问题刚出现时,我们就曾经定立过一个有关学校行为规范的家规,而且为了好记,我还专门把它编成了顺口溜的形式。但直到昨天与薜老师沟通完后,我才意识到,
这个家规学校篇的定立其实是我们急功近利的表现。如果孩子在生活上的习惯不改,那么直接要求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是不可能的。
而且,针对学校习惯定立家规,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很难监督执行。反而使孩子容易钻空子,养成更不好的习惯。于是我对郑老师所讲的“有德必有才”这句话就更有深刻的体会。
立规矩,实际上就是定立一个人的行为规范的原则,对于一个家庭的规矩,是给家庭每个成员定的,要遵守平等、尊重的原则,要让孩子觉得公平,而非针对他一个人。首先我要对孩子充满信心,
对所有定立的规矩,不仅大人可以坚持做到,孩子也是一样。
让孩子坐下来和我们一起来商量规矩应该在哪些方面制定,具体应该做到哪些。让孩子参与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形成正确思维的过程,只要形成正确思维,在规矩的实施时,只需要加深印象就行。另外,也让他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监督,让他觉得公平,也让他有坚持不懈的信心。这次规矩的制定主要关注生活方面,这样,我们一家人就可以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则意识,在不同的场合都应该有相应的行为。
另外,如何放手把责任还给孩子。上周我的做法是规定好的当天的事情提醒孩子一定要当天完成,但是孩子做事很拖拉,总是先玩,不到最后一刻,不做该做的事。因此经过与薛老师的沟通,我在反思,我到底是放手了,还是撒手了?把握原则和道德责任底线,规定好每天必做的事情,这是原则问题,同时,不伤害自己和他人,不妨碍别人。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但为了避免让孩子再拖拉,
我觉得应该给他适当的帮助,
把每天必做的事情列表,建议他每天一回家就开始做,如果在9点半之前做完该做的事情,就可以跟爸爸下几盘棋,或者跟我玩一会儿游戏作为奖励。如果,做事拖拉,在该睡觉时还没完成,就帮助孩子总结拖拉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做事三心二意,还是因为没有合理安排,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原因,并且表示对孩子的信心,相信他第二天一定会有进步。
时刻牢记平等、尊重,需要时给予帮助,建议时卓有成效。

怎样给孩子定规矩?

淘淘四岁了,总体说应该还是个懂事的宝宝。 我觉得给孩子定规矩很重要,自认为成功的我,简单总结一下: 1、规矩要易懂,并且应该提前定。 “比如说:饭前要洗手。 我们现在起都这样做好不好?” 只有这样,在他破坏规矩时,你的惩罚才让他心服口服并谨记在心。 不可以在未定规矩,发现他做得不对时即进行惩罚,因为他并不知道应该这样做,会逆反。 发现他做得不对时,恰恰是定规矩的好机会,因为不可能事事都想在先。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 2、规矩应该具体、清晰、可操作性强。 比如说:“你要好好学习啊!”没有“早上不可以迟到、上课发言要举手”的效果好; 比如说:“你要有礼貌”没有“不可以顶撞大人、看见阿姨要主动问好”的效果好。 3、规矩一旦定了,就要坚决执行,发现违反行为要立即制止并惩罚。 千万不要让他有空子可钻,觉得不守规矩也没有关系; 千万不要让他有侥幸心理,认为有不被发现的可能。 所以,要有敏锐的发现能力,发现时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决不能心慈手软; 不能弹性操作,折中处理,那样会让他学会哭闹、撒娇等手段; 不能因为考虑到场合不对啦,伤面子啦等问题进行容忍,那样会让他学会在特殊场合破坏规矩。 4、我们定的规矩,一定要以身作则。 最后,关于惩罚,我认为不是打也不是骂。 首先应该是讲道理,也许以前他不明白呢或没记住呢,不停的灌输会让他记住的; 一定要找到他这样做的原因,和他一起分析,让他明白不守规矩的严重性; 惩罚他最喜欢最在乎的事情,可以让他感觉到破坏规矩是有损失的。比如说,今天晚上不准看动画片了;今天不可以玩某样玩具等等。 另外,冷处理也不错。 就这些,供探讨,因为我也是一边实践一边总结。

习惯养成很重要,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孩子的习惯是需要自我培养的,要从自制力开始自我控制,让孩子自己给自己一天的生活做一个规划,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几点睡觉,睡前想好明天要做什么,自己为自己的事情多加考虑,家长就会不是很累,也可以锻炼到孩子养成好习惯,自觉性。

如何让孩子自觉地遵守规矩

守规则的定义 守规则是人生活的基本道德标准,遵守规则的生活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会使孩子将来成长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甚至体态上有尊严的成人。当规则是规则的时候,儿童会使用规则保护他成长的自由,这才是规则最根本、最高的意义。这个自由包括成长的自由,发展潜力的自由,解决问题的自由,承担责任的自由,以及得到答案的自由。
给孩子立规则的重要性
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第一,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