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道方面的文章
这个送给你,请参考:
1.别溺爱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不应该得到每一样我所要求的东西,我哭闹不休其实是在试探你。
2.别害怕对我保持公正的态度,这样反倒让我有安全感。
3.别让我养成坏习惯。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来判断好坏和对错。
4.别让我觉得自己比实际的我还渺小,这只会让我假装出一副和我实际年龄不符的傻样。
5.可能的话,尽量不要在人前纠正我的错误,我会感到很没面子,进而和你作对。你私下提醒,效果会更好。
6.别让我觉得犯了错就像犯了罪,它会削弱我对人生的希望。
7.当我说“我恨你”的时候别往心里去。我恨的绝对不是你,我恨的是你加在我身上的那些压力。
8.别过度保护我,怕我无法接受某些“后果”。很多时候,我需要由痛苦的经历来学习。
9.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时,我只是想得到你的关注而已。
10.别对我唠叨不休,否则我会装聋作哑。
11.别在匆忙中对我许诺。当你不能信守诺言时,我会难过,也会看轻你以后的许诺。
12.我现在还不能把事情解释得很清楚,虽然有时我看起来挺聪明的。
13.别太指望我的诚实,我很容易因为害怕而撒谎。
14.请别在管教原则上前后不一,这样会让我疑惑,进而对你失去信任。
15.当我问你问题的时候,请别敷衍我或者拒绝我,否则我将停止发问,转向别处寻求答案。
16.我害怕的时候,不要觉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试着去了解,便会发现我当时有多恐惧。
17.别对我暗示你永远正确无懈可击,当我发现你并非如此的时候,那对我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
18.别以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一个诚恳的道歉,会让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觉更温暖。
19.别忘记我喜欢亲自尝试,而不是被你告知结果。
20.别忘了我很快就会长大。对你来说,和我一起成长是很不容易的事,但请你尝试一下吧。
我的补充 2011-07-10 11:06 所谓任性,是指对个人的需要、愿望或要求毫不克制;抗拒、不服从大人管教;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或者表面上答应、内心不服,当大人不在旁边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如任其发展,任性的幼儿难以与别人合作,难以与别人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将会严重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一、幼儿任性形成的原因
1、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的娇纵的结果,
常常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而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
2、由于幼儿自制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思维带有片面性与刻板性。有的父母用训斥、打骂等粗暴方法压制孩子的正当需要和意见或对待孩子的缺点,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以执拗来抗粗暴,发泄不满,更助长了孩子任性行为。
3、孩子不听话,父母的要求和愿望难以实现,有的父母感到无奈,于是对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导致任性的形成。
二、关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反抗期”
在对待孩子任性的问题时,充分理解幼儿独立性的发展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时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大人“闹独立”,总是力图摆脱大人的约束。有时好像故意与父母和老师作对,你让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让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岁时这种情形依然延续,孩子经常表现出不服管教的特性。当大人提出某种要求时,他们往往会说“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变得非常暴躁。孩子的这种独立性倾向常常被大人们认为是不听话,实际上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独立性个性品质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育现象。此时,如果对孩子横加干涉或者责骂惩罚,孩子可能会暂时变得听话但同时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则受到伤害,独立性的发展便会停滞不前。正确的做法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关注幼儿的反抗心理的同时,对孩子的合理行为与要求,既要满足且要鼓励;对幼儿的不合理要求则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用强硬手段。其实孩子有点“不听话”并非坏事,往往这种孩子兴趣广泛,有独立见解,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心理发展也较健康。而一个一切听从大人安排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同样是有问题的孩子。
三、正确冷静地对待幼儿的任性行为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给孩
子把道理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是对的,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转移、冷处理、适当惩罚等方法把难题巧妙化解。
(1)转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为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
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转移后,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场里,孩子一定要买一个上百元的变形金刚,而家里已有不少类似的玩具,这时家长不要直接回答买还是不买,可以引导孩子:“前面还有更好玩的东西,我们赶紧去看看。”孩子一般会相信商店里还有更好的东西,这样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边走边看边讲解,孩子很容易会将刚才的事情忘掉。
(2)预先提示
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
任性的发作。如:每次带孩子上街,经过小商店总是哭闹着要买雪糕吃,应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说好:“今天上街经过小店可以不吃雪糕,就带你出去。”
(3)冷处理
当孩子由于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大人可暂时不予理睬,
给孩子造成一个无人相助的环境,不要露出心疼、怜悯或迁就,更不能和他讨价还价。当无人理睬时,孩子自己会感到无趣而作出让步。事后,家长对孩子简单而认真地说明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对他说:“相信你以后会听话的”之类的话来鼓励他。
(4)激将法
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每餐吃
东西后都习惯不擦嘴巴,还任性地说:“我不喜欢擦。”家长可以说:“你不是说你像白雪公主的吗?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净。”
(5)适当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
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孩子饿时,告诉他肚子饿是早晨不吃饭的结果,孩子尝到饿的滋味以后就会按时吃饭了。
总的来说,孩子的任性行为一旦出现,也不必太紧张,重要的是疏导。切不可时而抓紧教育,时而放松教导,凭大人的情绪决定教育态度。对孩子的任性行为切勿姑息,不允许的行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长给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让孩子有信心可以达到、易于被孩子接受。这种明确的是非观念,会使孩子确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态度坚决。孩子那种“我独占”、“我为主”、“服从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为,将随着良好环境与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育儿之道-如何为人父母01_1-perl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在孩子面前就应该要做个好的榜样给孩子看 这样 孩子学的很多东西才是好的
三国志13威力加强版为什么育儿
在三国志13中玩家如果想要获得强力的武将,可以通过生育来获得强大的孩子。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看下面就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生孩子的方法吧。
结婚·生育系统
在本作中,与异性武将培养起深厚的羁绊后便可以出发结婚事件,相较于《三国志13》,本次的威力加强版中增加了更多的女性武将供玩家选择,并且还可以生育噢,孩子虽然可以继承父母的属性,孩子的成长轨迹也是非常丰富,每个武将最多可以拥有三名配偶,玩家最多可以培养六个孩子。
当孩子达到12岁时候就会举行冠礼作为武将登场。
以上攻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最后祝大家游戏愉快。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三国志13专题
一定要看看回答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争,之先有鸡 从生物进化论观点说来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大家都知道生 物是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演变 的。鸡属于鸟类,是从爬行类进化而来,而爬行类又是从鱼 类进化而来,鱼类则源自无脊椎动物。我们知道低等生物是 靠自身分裂来繁衍后代,鱼类爬行类则是产卵,当进化到相 当程度时候第一枚蛋产生了。如何界分蛋和卵呢?很简单, 蛋是硬壳的,而卵是软壳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到,当生物 不再分化,而产生了一个卵,那么这个生物就是卵祖,同样 第一代的鸡是从卵而来,它下蛋之后成了蛋之祖。故先有鸡 后有蛋。 驳先有鸡,立先有蛋 上面说的很明白,但是也是极其荒诞的,界分蛋和卵的软硬 度如何掌握?其变化不是立杆见影的,而是逐渐推进的,我 0.01mm的厚度可以算蛋,那么0.009mm怎么就不能算是蛋非要 成为卵了呢?我认为先有蛋。首先当一个物种进化到具有完 全的鸡的特征的时候才能称之为鸡,那么那个蛋就是鸡之祖 ,而下蛋的那个家伙因为离鸡还差那么一点,所以不是鸡, 由此可以得出先有鸡。 驳先有蛋,二立先有鸡 的确事物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但是科学就是科学,科学也是 有其界定的,比如酸碱度,以7为标准,小则酸,过则碱。这 是人所共知的。所以蛋是蛋,卵是卵。至于对方所说的鸡之 祖实在是贻笑大方。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蛋当然是鸡蛋了。你所说的是那个家伙的蛋,而非鸡蛋,那 么恰恰也证明了我所说的先有鸡后有蛋。这是一个常识性的 问题,鸡蛋自然是鸡所下,而鸡本身就是由鸟类逐步进化而 来。 再驳先有鸡,二立先有蛋 如果对方想要那么说的话我也没有办法,那么可以说我没人 类也是在天天变化的,是不是说哪一天我们就要成为非人了 ?因为科学证明人类的很多器官都是处于退化之中,比如说 我们的智齿,现在很多人类都不再生长智齿,那么原来的界 定是,人类32颗牙齿(当然磕掉等意外伤害不记),是不是 说现在那些28颗牙齿的已经不是人类,这就显得非常好笑, 十分荒诞了。什么是鸡?什么是蛋?这是最基本的知识,我 先前所说之鸡是具有完全鸡特征之鸡,不是一个数据。对方 想说那个蛋不是鸡蛋实在是好笑之极,能孵出鸡的蛋不是鸡 蛋还是什么??非要说成是那个家伙的蛋,好笑啊。你可知 道那个家伙下了几个蛋?难道说下的各个相同?各个都可以 孵出鸡来?不能,只有这一枚是,所以这一枚理所当然是鸡 蛋,当然也是那个家伙的蛋,这是不矛盾的。所谓龙生九子 各有不同,这一枚怎么说都是鸡蛋。故言之,先有蛋。 二驳先有蛋,三立先有鸡 对方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很好。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但是我突然发现对方可能忽视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对方 实际上可能已经陷入一个思维陷阱。我要问?鸡之祖一定是 由蛋生的吗?难道不是其他吗?尽管按照生物进化规律我们 一般认为作为鸟类的代表之一,当鸡成为鸡时,其产生的途 径最大可能就是由蛋而生,但是我们绝对也不能排除其他!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鸡下蛋。如果说鸡由他径而生,那么毫 无疑问先有鸡,但是同时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途径正如我 们一贯所预想的话也是先有鸡后有蛋。我想问的是龙生九子 生的是九个龙蛋还是其他蛋?同样那个家伙下了几个蛋,比 如说有孵出鹌鹑的,有麻雀的,有孔雀的,还有就是鸡,难 道谁会天真地说它下了一个鹌鹑蛋,一个孔雀蛋,一个麻雀 蛋,一个鸡蛋?同时对方是在明显地混淆视听,按照生物进 化规律那个家伙本应该是很接近鸡了,即便它的蛋暂时不能 孵化出鸡来,那么其后也必然有着鸡的诞生。所以我坚持我 的观点,那个家伙下了一个蛋,孵出一个鸡,是为鸡之祖。 而那个蛋非鸡蛋,因为孵化不光是蛋本身的原因,还在于气 候,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只有孵出鸡之后所下的蛋才能成之为鸡蛋。 三驳先有鸡,终立先有蛋 对方说的很好,不过事实上混淆视听的是阁下而不是我。首 先对方故意提出一个豁然率的问题,以期压制我,我可以说 生物的变异不是如你所说那样的,这是一个量变到突变的问 题。鸡是由一步一步进化而来的,由蛋卵而来毫无疑问可言 ,原因我已经重复很多遍了,就无须赘述。中国传统的龙生 九子,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属于龙种,同样那个家伙所下的 蛋无论如何不同,它所孵化出来的也将差之毫厘。难道说我 们还要将蛋分化 为公鸡蛋,母鸡蛋,黑鸡蛋,白鸡蛋?这是 毫无必要也是纯粹多余的。总之那个家伙下了一个蛋,孵出 一只鸡,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去争论这只蛋是不是鸡蛋吗?对 方所谓的环境因素都是次要的,难道说在水边就孵化出天鹅 来?最多也就是影响一些无关痛痒的细枝末节,比如毛色体 质等,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它是鸡蛋的事实性。而下蛋的那 个家伙确实还不能称为鸡,那么我们还需要去否认那么一只 鸡蛋吗??当然是先有蛋后有鸡!! 终论 实际上这是一个我们的一个常识性的意识错误。比如我们将 鸡甲所生之蛋冠名为蛋甲,蛋甲生鸡乙,鸡乙生蛋乙,事实 上鸡甲与鸡乙不同,蛋甲与蛋乙不同,他们都是在不断变化 或者称之为进化中的,只是我们习惯性的将他们分为鸡和蛋 而忘却了其差别
不爱吃饭怎么办
主要原因是味蕾细胞没有激活,可以补充一些安全的接收率高的锌。试试吧效果一定会很好。但不可随便乱买来吃哦。
如何增加宝宝的素食营养
4~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进入断奶期(离乳期),此时宝宝的肠胃道机能已逐渐发展成熟,为了让宝宝能适应各类食物,除了正常喂母乳或配方奶外,需要开始渐进式添加“辅食”。素食已蔚为风尚,以下就由营养师为父母细说,如何帮素食宝宝添加辅食吧! 4~6个月 宝宝4个月之前,除母乳或配方奶之外还无法消化其他食物。喝配方奶的宝宝6个月大前即可开始尝试辅食,如婴儿米糊、水果汁等。而哺喂纯母乳的宝宝,辅食添加的时间可视宝宝情况而定,宝宝在喝完奶之后如果出现饥饿、想吃东西的样子就可以开始。 特别要注意的营养 1.铁质 出生时宝宝本身有自己储存铁质的小仓库,但到6个月大时会逐渐用尽,而缺铁性贫血是婴儿最普遍的营养缺乏症,所以哺喂母乳至4~6个月时,需要补充食物来预防缺铁性贫血,另外茶必须在1岁后才能喝,同时避免食用粗糙谷类以防降低铁质的吸收。 含铁丰富的食物 米粉、无糖芝麻糊等。 深色蔬菜、未经加工调味的紫菜。 稀释枣汁、红糖水。 2.维生素C 素食宝宝植物性来源的铁质吸收率较低,所以建议在餐后补充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以利铁质的吸收。 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 木瓜、猕猴桃、草莓、葡萄柚等。 喂食的食物形态 从流质食物开始(如果汁、蔬菜汁)到泥状、糊状形态。 可选用的食物种类 1.蔬菜类 胡萝卜、空心菜、苋菜等蔬菜汤,进而胡萝卜泥等蔬菜泥。(以当季蔬菜为优先) 2.水果类 香蕉、苹果(可煮烂打成泥状)、梨子、西瓜等及果泥或果汁。 3.五谷根茎类 婴儿米糊、马铃薯泥、南瓜泥等。 喂食要领 1.在上午喝完奶后,开始尝试1小茶匙的果泥或用母乳或配方奶搅拌的米糊,浓度由稀渐浓。 2.1天喂食1次,之后再逐渐增加为2次/天、3次/天。 3.不可以喂食小麦、燕麦、鲜奶、坚果类、全蛋、干燥水果,以防过敏发生。 4.添加食物种类以1天一种为原则。一次只能喂食一种新的食物,每次吃一种食物后应注意婴儿粪便及皮肤状况。若喂食3~5天后没有不良影响(如腹泻、呕吐、皮肤潮红或出疹等状况),则可再增加新的食物。 7~9个月·咀嚼期 虽然还是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但宝宝们已经尝试过多种辅食了,此时,辅食为提供铁质的重要来源,通常1天喂食2~3次辅食。只要是未加调味的健康新鲜食物,都可当作宝宝的辅食。 特别要注意的营养 钙质 哺喂母乳及配方奶的宝宝,其钙质足够宝宝一开始的需要,随着宝宝奶量逐渐减少,在咀嚼后期需要多摄取钙质丰富的食物,如强化钙质豆奶、深绿色蔬菜、全谷类面包、种子豆类、豆腐、芝麻糊等。 喂食的食物型态 浓稠状、块状型态,舌头能抵碎或手指能捏碎的硬度。 可选用的食物种类 除先前已喂过的食物种类外,可再增加如下食物: 1.蔬菜类各种切成小段煮软的蔬菜(波菜及甜菜根最好等宝宝10个月大后再喂食)。 2.水果类各种切成小丁的软质水果、果汁均可。 3.五谷根茎类糊状稀饭、米线、麦糊、小短软面条、软的吐司面包等。 4.豆腐(放在后期食用)。 5.油脂类煮软磨碎的花生泥、芝麻糊(放在后期食用)。 喂食要领 1.不爱吃某种食物,可能是不习惯,不防煮软一点或加点淀粉勾芡让食物滑口,或是把食物放在稀饭中亦可。 2.食物材料若有多种色彩组合,宝宝会更爱吃。 3.6个月大后可开始尝试吃煮熟的蛋黄,但有些专家建议,1岁前避免吃所有奶类制品及全蛋。 4.红豆、绿豆、扁豆等豆泥,若太早提供怕造成一些不易消化的问题,等8个月大后才吃较佳。 10~12个月 辅食的添加期接近尾声了,此时宝宝已能吃些较大的块状食物,也开始模仿大人的动作,所以父母可以和宝宝一起吃饭,并示范给他看;餐桌上的食物,只要没有加盐都可以让宝宝尝试看看。当宝宝能够咬一片一片的水果时,三明治也可成为每天的食物。当宝宝满周岁后就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餐,吃一样的东西,享受到像大人一样一天三餐的感觉。 特别要注意的营养 维生素B12 来自微小有机生物,大部分来自于动物性食物,小Baby所需之维生素B12来自母乳或配方奶,之后来自乳制品或全蛋当中,而严格素食者可从强化铁质的豆奶、酵母粉或素汉堡取得。 喂食的食物型态 有齿感的条状或小块状的食物形态均可。 可选用的食物种类 除先前已喂过的食物种类外,可再增加的食物如下: 1.水果类 各种切成小片并去皮的水果均可。 2.五谷根茎类 软饭、马铃薯、地瓜、磨牙饼干、烤过的面包、煮烂一点的绿豆汤、红豆汤等。 3.蛋、豆类 豆腐、鸡蛋豆腐以及蒸蛋。 喂食要领 避免甜饼干或脆饼干,尤其是精致甜食、糕点、饮料,过多的甜食会影响宝宝正餐的食量,甚至会影响宝宝将来的反应能力,有碍健康。 有许多市售婴儿食品都适合素食者使用,且准备起来快速又简单,如果您在购买市售婴儿食品时,别忘了看一下营养成分标示,是否为素食可用或符合宝宝月龄食用。 营养师小叮咛 黄豆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并不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只要摄取足够,不必担心蛋白质不足,素食者的蛋白质来源,主要是豆类,五谷根茎类、坚果类等,也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只不过,一般干豆类含甲硫胺酸的成分较低,而谷类也是少了一种胺基酸(谷类离胺酸含量较低),不过,如果把这两种食物搭配,则形成了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所以素食者在摄取食物时,不能有偏食的习惯。 养育素食宝宝并不是件难事,而素食也可以提供成长中的宝宝所有营养。但妈妈也许要有心理准备,辅食添加时期您的宝宝可能会拒吃带有味道的食物,如胡萝卜、青椒等,不过别担心,几个月之后宝宝有可能会喜欢上它们的。
什么方法断奶才不会让宝宝很难接受?
断奶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养到至少一岁,最好2岁。
1岁以内的宝宝,从营养健康的角度讲,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断母乳的。希望宝宝身体健康、头脑聪明的妈妈,一定要重视1岁以内的母乳喂养。具体参看断奶的时间和方式(一)换口粮。
1岁之后继续母乳的好处也很多。从身体健康角度讲,宝宝还有1/3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从心理健康和性格培养的角度讲,继续母乳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
1岁之后宝宝进入学步期。学步期的孩子每天都在探索,在成长,探索就难免有挫折,成长就难免有不安。母乳,这种最直接的和妈妈相连结的方式,从出生起就是孩子安全感和安慰的重要来源。对学步期的孩子来说,继续吃母乳会让他们少些不安,多些勇气,很快从挫折感中恢复到积极探索的状态。1岁半左右,是孩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期,表现就是特别粘人,这段时间,孩子有非常高的依恋需求,母乳可以非常好的满足他们。所以,没有母乳吃的学步儿相比之下,更容易时刻黏在妈妈身边,对探索和独自玩耍畏首畏尾。《西尔斯育儿经》里写道,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好的孩子,都不是断奶过早的孩子。多数吃奶到2岁左右的宝宝很好断奶。那不是因为宝宝听话,而是宝宝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育到了准备好断奶的程度,依恋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内心已经打好了安全而自信的基础,也自然就能坦然面对断奶——这个人生第一次与妈妈的分离,这个出生以来第一次重要的成长事件。
所以,如果妈妈的目光不只停留在宝宝的体重和饭量上,还看到孩子将来在幼儿园的适应问题,看到孩子上学后应对学习和社交上的各种情况的能力,看到孩子是否能以安全而自信的姿态去面对一生中婚姻事业等重大问题,最好慎重考虑断奶的时间和方式。在妈妈的时间和精力能承受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让断奶成为孩子经历的第一次勇敢成长,而不是被迫的悲痛分离。
很多妈妈断奶是为了让孩子睡整夜觉。的确,很多孩子断了母乳,夜间醒来次数减少了。但也有很多孩子,夜醒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到改善。这些本来夜间吃了奶就可以很快再入睡的孩子,断了奶,就要冲奶粉,抱起来拍哄,大人累,孩子睡眠质量也受影响。
中国宝宝断奶比较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宝宝多数是在2-4岁之间断奶的。科学育儿提倡“自然离乳”,这多数在宝宝2岁多的时候实现。实际上,奶粉出现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在此之前,孩子们多数都是吃到自然断奶的。宝宝树上就有自然断奶的妈妈,建议去看看日记学习一下:自然断奶试验。
断奶的方式
断奶的方式视宝宝年龄应有所不同。
1岁以前
很多在1岁以前给宝宝断奶的妈妈,都用几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逐步断奶。先减少白天喂奶的次数,逐渐到白天不再喂奶,再逐渐断掉夜奶。这样,孩子可以慢慢适应,妈妈也不受涨奶的痛苦。这样断奶的妈妈,通常最后没有涨奶的过程。
应该先断白天的奶,后断入睡时和夜里的奶。因为白天宝宝有很多活动可以做,不吃奶很容易做到,甚至有的宝宝白天会想不起来吃奶。入睡和夜里的奶对宝宝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睡眠辅助手段。妈妈需要在断夜奶之前,早早开始培养宝宝熟悉其他的辅助入睡方式。比如睡前讲故事,唱摇篮曲。
断奶前,一定要先让孩子接受了奶粉或者奶瓶。很多人以为宝宝饿极了就会吃奶瓶了,其实不是的。有的孩子断奶之后也就接受奶粉了,但很多孩子断奶之后仍然不喝奶粉,宁可每天饿着,再加上上火,吃不好睡不好,几天就病了。还有很多孩子,断奶之后虽然接受奶粉了,但拉肚子,大便干燥,或对奶粉过敏,起湿疹。看看宝之道的问题,断奶之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了跑来焦急求助的父母很多。所以,一定要做好过渡的准备,确认把母乳换成奶粉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了再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