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子疼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中,您的孩子难免会肚子疼。了解孩子肚子疼的各种可能病因,有助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诊治。 1、肠痉挛。这是小孩肚子疼最可能的原因。在儿童医院小儿外科门诊,孩子肚子疼绝大多数是小儿肠痉挛(肠子抽筋)造成的,从1、2岁到11、12岁的孩子都有。最常见的是4、5岁到5、6岁之间。造成肠痉挛的主要原因是吃得不合适(比如吃多了;吃了大量凉食物等)。这时孩子没有一定的压痛点(肚子上都是软软的),能吃能喝,精神挺好。医治办法是配合颠茄与非那根、扑尔敏等一块吃。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很着急,但一般没有大问题。 2、急性胰腺炎。2、3岁的孩子得的不是很多,4、5岁之上的孩子发病率相对较多。原因大多是暴饮暴食,且大多是油腻、不易消化的东西;胆道蛔虫堵塞胆管引起的胰腺炎(这种情况不多);白血病患者用了L-门东酰胺酶。症状是肚脐眼左上侧疼痛。家里父母发现,孩子吃了很多东西,肚子疼(圈着腿),不让摸肚脐眼的左上侧。胰腺炎一般的情况下都可以治愈,但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很快就能导致休克。症状是肚子剧烈疼(孩子不让父母摸肚子),呕吐,精神状态不好,脸色发灰。如果抢救不及时,可以导致死亡。得了胰腺炎急救的第一条是禁食,然后是流食调节。 3、肠炎。主要是以脐周为中心整个下腹部疼痛,伴有呕吐、腹泻,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没有固定的压痛点。肠炎一般是吃了不洁的饮食造成的。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即可。 4、阑尾炎。主要是右下腹疼痛,2、3岁的孩子有肚子疼,并且有明显的肚子涨,伴有呕吐,全腹都有压痛,不让摸,可能发烧38度多。2、3岁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因为很容易造成穿孔,成为腹膜炎。10岁以上的孩子患阑尾炎开始是上腹部疼(或者说是胃疼),几个小时之后转移到右下腹痛,有的孩子伴有恶心、呕吐,右下腹有很明显的压痛点,不让摸。疼后可能伴有低烧,37度多到38度,也可能烧到39度。 5、肠套叠。6个月-1岁孩子哭闹,这时家长要考虑是不是孩子肚子疼。如果孩子是一阵一阵哭闹,10-20分钟哭闹一次,每次持续5-6分钟后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可能是肠套叠,某一个肠管突进到另一个肠管里,造成痉挛,一阵一阵疼(圈着身子),属于原发性肠套叠。然后紧接着是呕吐,几个小时之后,大便拉血(象红果酱或者象酱豆腐汤似的)。饮食习惯的改变,是肠套叠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5、6岁的孩子多是回盲部上长一个小肿物,以小肿物为起点,缠在肠子上,造成肠套叠,这属于继发性肠套叠。细心的父母可以摸到孩子肚子上有一个胞块,象根腊肠,大约4-6厘米,随着时间的变化,肠套叠也不断变化。开始,可能在右上腹,然后上腹,然后左下腹,有的套叠特别松,从肛门就可以突出来。 6、肠梗阻。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肠梗阻,孩子曾经患有胎变性腹膜炎,也可能患有肠梗阻。孩子做过腹腔手术,也可能形成粘连性肠梗阻。症状是肚脐周围一阵一阵疼,伴有呕吐,呕吐没有消化的食物,小的孩子吐奶瓣,然后吐胆汁样的东西。有时,孩子的肠子一排一排看得很清楚,摸起来肚子上有压痛点(不定位置的疼痛,不让摸)。 7、肿瘤。肚子疼也可能是肿瘤造成的。孩子肚脐下部疼痛,仔细摸能摸到一个包。
小孩的肚子疼是什么原因
小孩子都爱,而且吃饭时间可能不够规律,所以肚子痛。平时你要注意少让孩子吃甜食冷饮的东西,养成良好规律的吃饭作息时间。这个时期的小孩子都容易有肚子痛的问题,不用太担心的。
小孩肚子疼是怎么了?
常见情况包括肠痉挛、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如果呈间断腹痛、可自行缓解,一般是肠痉挛,可予开塞露纳入肛门。排气后腹痛自然缓解;肠系膜淋巴结炎常伴随呼吸道感染,B超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都属于良性疾病,不需要过多药物治疗。
关于小孩子肚子痛是怎么回事?的问题
你好,可能是肠痉挛,很多小孩都会得这种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就好了,严重的话应去医院就诊。
小孩子肚子疼怎么回事?
很多原因能导致肚子痛的 你要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 我家宝一般肚子痛我都能找到原因,我家孩子经常就是晾着肚脐或者吃凉性东西多了或者消化不良导致
儿童肚子疼,这是什么病?
首先要确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痛,腹涨,然后才能对症治疗,你先看看下面有关引起腹痛、腹胀的疾病吧。 腹痛腹胀常见于下列疾病: 1.急性胃肠炎 ――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为主,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急性水样腹泻,或伴有发热、头昏、软弱,多由酗酒、刺激性或不洁食物和药物引起。 2.慢性胃炎 上腹部胀闷不适或疼痛,尤以进餐后尤甚,饭后饱胀、嗳气、吞酸嘈杂,食欲减退、恶心、舌淡无味、大便溏薄,或有贫血、消瘦。 3.消化性溃疡病 ――上腹疼痛作胀长期反复发作,呈周期性,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疼痛与饮食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好在两餐之间发生,进食后可缓解,胃溃疡的疼痛常在多后1小时内发生,1~2小时后逐渐缓解;伴唾液分泌增多、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 4.细菌性痢疾 ――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恶心呕吐,继以阵发性腹痛、腹泻,腹痛以脐周及左下腹为着,每天排便10~20次,呈脓血便、量少,里急后重感明显。多为夏秋季节发病,有饮食不洁史。 5.过敏性紫癜 ――皮肤紫斑,下肢及臀部多见,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紫红色、高出皮肤;50%患者伴有腹胀腹痛,位于脐周及下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膝踝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或明显红肿痛。多见于儿童与青年,起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6.泌尿系结石 ――上腹部或背、腰或肋腹部疼痛,较剧烈,疼痛向下腹部、外阴部、大腿内侧等处放射,伴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大汗淋漓、虚脱,历时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见血尿,或有尿急、尿频、尿痛。 7.急性病毒性肝炎 ――-右上腹发胀隐痛,可触及肿块,皮肤巩膜发黄,小便色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可伴有畏寒、发热、乏力。 8.慢性肝炎 --患肝炎日久不愈,超过半年,右上腹隐痛作胀,可能及包块,有压痛,食欲不振,乏力倦怠,或有皮肤黝黑、蜘蛛痣,手掌发红如猪肝色。 9.肝硬化 ----腹胀,右上腹隐痛,有或无肿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疲倦乏力,腹泻;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瘀点,面色黝黑,蜘蛛痣,手掌发红如猪肝色;发热,皮肤巩膜发黄,腹壁血管显露,腹水。多数患者有肝炎病史数年。 10.慢性胆囊炎、胆结石 ――反复发作上腹作胀疼痛,呈持续性隐痛剧烈刀割样疼痛,多因饱餐或过食油腻辛辣引起或加重,伴有恶心呕吐,胃部灼热,嗳气反酸,部分患者右上腹触及囊性包块。 11.慢性胰腺炎 --上腹部钻痛或钝痛,常较剧烈,迅速加重并持续较长时间,部分病人左上腹或脐部可触及包块,有压痛,伴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厌食油腻,体重减轻。既往有急性胰腺炎发作病史。 12.子宫肌瘤 ――女性,下腹部坠胀疼痛,部分病人触及包块,腰酸不适;月经周期缩短、量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白带增多;或有尿频、便秘、大便不畅、不孕。 13.慢性盆腔炎 ----女性,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白带增多,月经增多或月经失调;有时有低热,疲乏或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 14.痛经 --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疼痛、坠胀,疼痛程度不一,多持续2~3日缓解。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或虚脱。 15,先兆流产 ----妊娠28周前,出现阴道出血,下腹坠痛。早期流产,先出现阴道流血,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晚期流产,先有腹痛,腹痛系阵发性宫缩样疼痛,后有阴道出血,出血不多。 16.阑尾炎 先有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压痛明显,有时可触及包块,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或有腹泻。 17.胃下垂 ---常见于女性,瘦长体型者。上腹饱胀不适,常于餐后,多站立或劳累后加重,厌食、恶心、嗳气,亦可有腹泻、便秘或交替性腹泻及便秘,有时有深部腹隐痛,或有站立性昏厥,低血压,心悸乏力等。 18.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腹痛,为轻到中度痉挛性痛,多在左下腹及左侧腹部,便次增多,可为粘便、粘液便、粘液血性便等,多因饮食不当、受凉感冒、月经周期或胃肠道感染而使病情加重,病情轻重不一,起病缓慢。
小儿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儿童腹痛是很常见的症状.引起的原因也很多,如寄生虫.饮食不当.运动.受凉.结石.胃肠道炎症等等.很象你说的孩子如果经常疼痛.不吃也可以缓解.很可能是肠痉挛.
儿子肚子痛,是怎么回事啊?
现在正是季节交替的时候,最容易得肠胃炎了。我儿子在外面封闭式学校就读,前几天也曾经犯了这毛病。首先是孩子在外面认生,不适应独立生活,没能有好的生活规律,想吃什么吃什么,冷的凉的都随便吃造成的肠胃炎。应该吃头孢类的消炎药,还要每天按顿服用一些修补胃粘膜的药物,如果恶心的话,就服用吗丁啉,专门治疗腹胀、恶心的胃药。如果孩子很严重就要给孩子输消炎的头孢类的药物治疗。一定输一疗程的消炎液体。希望你的孩子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