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育儿网

王阳明名言总结【通用103句】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内容,含金量非常高,希望大家保存收藏多看几遍,收获会非常大。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王阳明名言总结【通用103句】,赶紧来看看吧!

王阳明名言总结 一

1、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2、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3、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4、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5、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6、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7、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能够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8、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王阳明《传习录》

9、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0、明廷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困境。老百姓的观念很朴素:作为政府,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对了。狼兵的所作所为就是趁火打劫,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众纷纷投入山贼的怀抱,成为山贼的密探。

11、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只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12、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13、世上之事,了犹未了,终以不了了之,得过且过的人多了,就形成一汪绝望的死水。

14、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王阳明《双峰》

15、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没有人能够引领你,每个人的路都是自我选的,真正能改变你的仅有你自我。

16、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17、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王阳明

19、弱者制造麻烦、违法闹事,强者动用权力、专政镇压。在一轮又一轮的博弈中,别说法律,神也无法阻挡人们放大自己利益边界的热情,直到它遭遇更强大的阻力。

20、心无外物,物以心生--王阳明

21、人,是要有些信仰才能支撑着活下去的。没有了大义可以选择苍生,如果连苍生的代言人于谦都落个鸟尽弓藏的结局,那么路在何方?像庄子那样身如不系之舟,脱离这曳尾于涂中的苦海?两千年来,无数的人都这么做过,刘伶醉酒,阮籍狂狷,他们真的快乐吗?

22、在官员知法犯法不是新闻、依法治国才是新闻的时代,抛开制度变革不谈,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如果体制有毒,个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

23、一个人对了,一个国家就对了。你是什么样,社会就是什么样。

24、生命就是在这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的,每一个人,无论智商高低,相貌美丑,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询问最多的问题终究是我要做什么样的人?

25、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6、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27、人的资质不一样,施教不可躐等。

28、可恨之县必有可怜之处,庐陵县天天上演山寨版《一号法庭》,终于激起了江西政坛的官愤:告状对我省而言实属正常,但不事生产,全民告状,这也欺官太甚了吧!

29、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30、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王阳明名言总结二

1、周敦颐说,太极就是2.0版的无极,好比一款2D建模的电脑游戏要向3D转型了,开发系列中的一代过渡产品,有些体验功能前瞻一下,吸引你的眼球。紧接着开天辟地(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

2、如果民众意识到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和部门都只为私利打算,又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忍受被剥夺、被压制的命运?于是,在这个不义的世界里,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获取最大的利益,成为天然正当的选择。

3、书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价值观,言之凿凿的成功秘诀不必须适合每个人的真实需求。

4、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

5、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6、圣人这个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唯一达成共识的是,这是个操作性不高且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古往今来除了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能够算作圣人外,就剩下若干疯子神经病自称实现了这一梦想。

7、君子小人之分,只是能诚意与不能诚意。

8、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9、恶念者,习气也;善念者,本性也。

1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1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2、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13、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之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14、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坍塌后,每个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来捍卫各自的权益。然而,人们并不知道私权的边界何在,也不清楚何种方式恰当,最终便只能演变为弱肉强食的丛林游戏。

15、圣人必可学而至。

16、阳明心学是炼心的学问,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之所以将国人宏大而细腻的心理图谱精确地描绘出来,就是要传达一条真理: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17、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18、多少个不眠之夜,当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时,他的脑袋里总是充满疑问。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生弹指一瞬间,譬如朝露,生若蜉蝣,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每当这个时候,死亡的恐惧总是会涌上他的心头,使他不敢继续想下去。

19、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20、想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不想浑浑噩噩白过一生者,唯一的途径、不二的法门就是去绍兴,去找王阳明--这是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的共识。

21、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2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3、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24、读史越多,越会悲哀地发现,以史为鉴几乎是不可能的。技术变了,制度变了,表面那一层都变了,可里面的内核永远不变。魏忠贤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换个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焕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还会有,身边那些不懂政治却想玩政治的人最终都被政治玩得很惨。

25、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26、文官带兵怕就怕纸上谈兵,懂兵法而不懂实战,酿成袁崇焕式的杯具。事实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员里,长期以来最不缺的就是高谈阔论之徒。

27、凌崖望双峰,苍茫竟何在?载拜西北风,为我扫浮霭。

28、静处体悟,事上磨炼。--王阳明

29、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30、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31、人生一场虚空大梦,韶华白首,不过转瞬。池仲容,不是我要杀你,而是你不愿善终,自取灭亡,以至天要杀你,你认命吧。

32、无事时存养,有事时省察!

33、最不爽的当然是文官集团,想想也是,这些人十年寒窗,悬梁刺股,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对月长叹,把别人泡美眉、打网游的时间都投入到对圣人经典的咬文嚼字、穷思冥想之中,不就图个一朝为官,享受人生吗?结果朱重八太不地道了,定了个奇低无比的工资标准恶心人,上传到网上去都没人信,还被骂为五毛党,天理何在?

34、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王阳明

35、心学是教会了很多人使用权术,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时候不用,这才是它之于这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最根本的意义。

36、人的宿敌仅有一个,便是他自我。

37、道理人人会讲,诸子百家各有用武之地,但不从心上用力,砥砺出不偏不倚动转得势的强大心灵,即使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动作也会走形。毕竟相由心生,情随事迁。

38、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39、圣人处此更有何通?圣人会怎样做?圣人会怎样做?王先生在贵州面临生死,衣食无着的情景下,如此问自我。--王阳明《王阳明》

40、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王阳明名言总结三

1、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质期的,仅有不断地修补革新,才能保证社会机器的良好运转。改革固然会伤及既得利益团体,固然会出现波折动荡,但不改则必死无疑。

2、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3、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

4、勿忘勿助必有事焉--王阳明

5、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难,则其失之必易;其积之不久,则其发之必不宏。--王阳明

6、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

7、人在仕途,比之退处山林时,其工夫之难+倍。

8、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9、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0、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11、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2、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13、读一读苏辙的《上枢密韩太尉书》,体会一下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措辞就能明白,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赏识,甚至是接见,都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14、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5、不要被历史故事所欺骗,伯乐相马这样的美谈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它极其少见,事实的真相只有一个--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6、按照常理,即使是同等品级的宦官,地方官也不敢得罪,这一点从《大明王朝1566》中江南织造局总管杨金水(宦官)和浙江巡抚、布政使之间的尊卑关系就能看出。

17、而这一切的起点,在于每个人都能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价值判断。

18、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曾对东林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抱怨说:当今所最怪者,朝廷认为对的,外界一定认为不对;朝廷认为不对的,外界一定认为是对的。

19、战场之上,求死者生。

20、此心之良知,昭然不昧,万古一日。

21、当像狗一样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时,反抗便是唯一的出路。或许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反抗意识并不那么强烈,但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任何一种选择都要强于继续忍受剥削,更何况来人的说辞那么具有诱惑力和煽动性,不走何为?

22、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3、是非,不用从学者的讲学中去区分,只需从自我的内心去辨别。

2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

25、学本于立志,志立而学问之功已过半矣。

26、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27、毕竟,卖猪肉的人用自己夹着瘦肉精的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馒头,没想到被别人染了色;卖染色馒头的人给孩子买奶粉,讵料里面有三聚氰胺。

28、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2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30、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3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2、权利和义务的对等,自由和不伤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过这样一个漫长却必经的过程,善恶标准、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会方非镜花水月。

33、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